应用领域介绍: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一项将建筑与信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对建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可对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化管理,优化设计、控制成本、协助管理、提高工程效率与质量。应用BIM技术可实现城市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网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天河BIM云平台以天河工程仿真系统、天河大数据平台和天河云平台为依托,致力于为建筑全生命周期BIM应用提供信息化支撑。
天河建筑云产业园是基于天河BIM云平台,由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与天津超算中心合作在泰达外包产业园构建的产业园区,产业园将通过制定和实行相关BIM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吸引从事BIM+GIS产业的相关单位聚集,孵化和支持相关企业发展,共同开拓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建设、轨道交通、楼宇物业管理、节能环保、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和管理等市场,提升城市和区域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以实现天津滨海新区对BIM产业的引领,同时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平台保障。
解决方案与服务内容:
BIM远程可视化建模
为用户提供BIM远程可视化建模平台,用户本地无需采购高性能图形工作站、无需安装BIM建模软件,只需使用普通配置的主机连接到天河BIM云平台提供的桌面或应用程序,即可进行BIM远程可视化建模。
采用了NVIDIA GRID GPU虚拟化技术,使云桌面具备图形加速能力,支持主流BIM建模软件流畅运行。远程建模的模型数据存储在天河云平台,可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图1 远程建模
图2 NVIDIA GRID vGPU技术
图3 可视化远程传输协议
BIM协同设计
为用户提供BIM协同设计服务,以业主为核心,有效管控设计过程,减少设计风险,提高管控质量和效率,实现不同参与方、不同专业的多地点、实时协同工作。减少沟通成本,提高设计工作效率。集中存储管理数据模型文件,减少重复、提升准确性和一致性,保障数据安全可靠存储。
图4 协同设计管理系统
BIM仿真模拟
基于天河工程仿真设计平台,为建筑设计提供结构力学分析、流体力学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等基础环境,如为建筑结构的强度及抗震分析,建筑单体与整体园区的室内外空气流通性等。
图 5 BIM仿真分析
BIM协同施工
提供BIM协同施工管理平台,支持多平台的BIM模型浏览。通过二维码实现BIM数据与现场信息高效而有序地交互和材料跟踪管理,并记录状态信息并同步至BIM模型中。现场问题可即时在移动端以照片、文字记录至云平台,方面现场质量管理。计划任务、采集的完成时间与BIM结合,形成真实的可视化4D进度模拟,辅助进度管理。项目资料(图纸、文档、图片、视频等)分类管理,可与BIM构件关联,形成BIM资料库。
BIM应用云化部署
基于天河丰富的基础设计资源和研发设计能力,开展多方合作,将各类BIM应用进行云化部署和发布,将“本地安装、本地运行”的传统软件使用模式,转变为“云端部署,随时随地访问”的云应用模式。
典型案例:
案例一:滨海新区轨道交通Z4线
滨海新区轨道Z4线项目依托天河BIM云平台,不仅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阶段采用BIM技术,还将延伸到项目的后期运维中,而且还融合了GIS技术,让BIM技术在更宽泛的地理空间发挥能效。Z4线将BIM+GIS技术应用于项目全周期,实现“全流程、全要素、全员”覆盖,提高了项目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减少了设计变更、信息损耗、沟通障碍等问题,有效地优化了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控制。
与天津泰达城市轨道建设开发公司合作,打造“智慧城轨建设云平台”,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全方位、高精度、多功能的时空一体化的应用系统和云服务平台。
案例二:天河科技园智慧园区
利用天河BIM云平台可视化云桌面对园区建筑、管线进行三维建模,将园区资产设施运维管理系统部署在天河云平台,为项目节省了IT成本,缩短了项目周期。将BIM应用于园区运营,提高了管理效率。